于是,她每天都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,希望對孩子有幫助。
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,部分孩子并沒有腦器官上的毛病,而是由于外在因素或遺傳因素影響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。那么如何改善外在因素和遺傳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呢?
要對孩子進行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(yǎng)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??梢哉乙恍┖⒆臃浅O矚g的內(nèi)容,引導孩子表述或模仿。例如:模仿動畫片中角色的對話等。生活中的一切,都可以成為你培養(yǎng)和鍛煉孩子語言能力的教具。
相信并鼓勵孩子。多鼓勵、少批評、不責難,提供寬松的語言環(huán)境,盡量讓孩子在輕松的環(huán)境下多練習說話。家長對孩子說話,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,少用消極禁止性語言;多用提問的方式,少用命令的方式。對好的行為,父母要多鼓勵,對不好的行為,要盡量避免去強化它,最好是少議論,或是從其他角度,從積極方面去講。
把握培養(yǎng)學習語言的關鍵期。2-4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,一旦錯過了,就會成為心理上的某種缺陷,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。人們在“聽”的過程中,語言僅僅是以聲音的形式存在,并作為第一信號刺激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。它只是一種輸入信號,其本身并無任何意義。人們在“聽懂”即理解其中含意時,它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語言。而“說”是人在思維的基礎上,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通過發(fā)音器官輸出,同時不斷調(diào)整自己思維,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存的。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自言自語,就是孩子通過外部語言來進行思維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家長在培養(yǎng)孩子語言能力的過程中,要注意把語言的音形外殼與其本身的語義結(jié)合起來。因此,家長要抓住和把握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期,培養(yǎng)寶寶的語言能力,發(fā)展寶寶的智力。
要有目的、有計劃地培養(yǎng)訓練。在對寶寶進行語言能力培養(yǎng)和訓練時,許多家長缺乏計劃性、目的性、系統(tǒng)性和持久性。一些父母出于自己的興趣或逗寶寶玩的目的教寶寶說話。而到兩三歲時,家長錯誤地認為寶寶大了自然會說話,以致錯過了寶寶語言發(fā)展的關鍵期,貽誤了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最佳階段。因此家長要有目的、有計劃地培養(yǎng)和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,不可拔苗助長急于求成,也不可不聞不問。
總之,幼兒期間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,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機,抓住一個“勤”字,讓孩子多看、多聽、多讀、多寫,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(tài)度去培養(yǎng)和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。